农业板块,力争新发展无性系茶园5000亩、瓜蒌5000亩、食用菌400万棒,新造改造油茶林2万亩、桑园6000亩,新建标准化畜禽舍52万平方米。力争渡民米业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取得突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家以上。全力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加强茶叶、瓜蒌籽等区域特色品牌管理和保护,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二要大力改善农业二要大力改善农业
农村发展条件。农村发展条件。抢抓国家大兴水利机遇,优先抓好农田水利建
设,实施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成五丰河拦河堰,完成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45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争取实施徐龙路(桐城徐家花园-龙关)黄柏段等4条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建设水吼马潭、王河雷角渡等渡改桥项目,新建沼气池1000口。三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三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惠农政策,认真做好摩托车、农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工作。加强新型农民培训,鼓励农民创业和就近就地就业,运营好已建的4个农民工创业园,建成梅城农民工创业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认真组织实施10个村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程,努力扩大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力争全县脱贫8000人。积极
f引导、有序推进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体
四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制机制。四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三年翻
番计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乡镇经济发展考核机制,激励乡镇拉高标杆、竞相崛起。源潭镇要力争进入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先进行列;梅城、天柱山、槎水、官庄、余井、黄铺等经济实力较强的镇,要在全县争先进位,符合条件的都要积极争创扩权强镇试点镇;其他乡镇更要发力赶超,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应有的位次。
(五)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项目,在推进皖江示范区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上开创新局面。建设上开创新局面。牢牢扭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心环
节,以大开放引领大招商,以大平台承接大产业,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努力打造皖江城市带生态产业承接示范县。一要全面
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带动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带动力。强力推进县开发区扩模提升。扎实
跟进扩区报批工作,力争尽快获批。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梅河路、东环北路等5条主干道路。力争拆迁安置400户,征地并整理净地1000亩。大力清理闲置用地,严格入区项目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