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
不久前,在杂志上看到了关于张文质的《慢教育》,对于我这个立志要当老师的师范生着实有些触动,遂找来了书,慢慢的研究琢磨。想到了这近十年,科技发展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也是迅速的很,随之引发社会进入快餐时代。所谓的快餐时代,就是。人们对待事物,一味的讲究快速方便,而不注重质。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功近利带来的也不是效益。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力求教育能够“快”、立竿见影,容不得“慢教育”,正是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病。但是,如此快速的教育方式,强求式的教育理念确定能到来高速的学习效益么?事实是,老师为了高效率,高升学率,不断的拔高教学要求,幼儿学前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小学的知识,小学生要求学习并掌握初高中的知识,高中生又要求学习和掌握超额的知识。如此要求超乎学生知识学习承受力,又何谈能更好吸收知识呢?
相较之下,各种辅导、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家长也是“争先恐后”,唯恐自己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本来课程就有点超载,加上家长频频把孩子精力分在各种辅导补习,另学生频频叫苦。
所以,《慢教育》中所透露的理念是:“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也是直接针对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和文化的培养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个“慢
f活”、“细活”,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张文质先生的著作《慢教育》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作为一个现代教育者,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应当根植于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头脑,它如一支镇静剂,它让我们在孩子犯错误时能宽容他们,让我们能用爱心期待孩子们的发展,让我们对待后进生时多一份耐心。我们都有过陪自己的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经历。所以,我们不妨试着把需要帮助的学生当作自己孩子,就会微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老师呀,你慢慢来,就像那“吹面不寒杨柳风”,就像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过不上火的生活,做耐心的人,看着学生慢慢成长,看着自己慢慢沉稳,慢慢成熟,看我们的教育事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