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联片教研活动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原意是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今多喻指借助外界的势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我把它运用到教研活动中,即教师在不断地参加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总结别人的技巧、优点,使自己的教学日趋完美。借他山之石,悟攻玉之道。自2017年10月份以来,各学校联片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相继开展,各学科老师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内容丰富,研讨热烈。联片教研能够整合学科资源、教师资源,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满足学校、教师需求,促进区域学校教师交流,这是一个教师交流的平台。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限于自身的水平与能力,迫切需要听一听别的优秀老师的课,向别的老师学习学习,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学一学,然后再反思反思,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改进自己的教学。特别是一部分年青教师虽然专业上有一定发展,素质也较高,但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更需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名师风采。即使去听一听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甚至可能比自己弱一些教师的课,也是有一定收获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总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通过对弱于自己教师的反思,同样我们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就会想着以后怎样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他山之石,来琢磨自己的玉,在他人的学习反思中提升自己。另外,教研活动要落在实处,必须是扎实有效的,绝不能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内容上却是冷冷清清;评课环节也绝不能为了维护老师的面子,只说优点不提建议。教研活动不能为了应付走形式,走过场,不能为了教研而教研,要把教研中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每位教师都应虚心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须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我们不断进步,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关键。让我们在教研中少一点闲话,多一点实干;少一点随意,多一点规范;少一点虚荣,多一点实在。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