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填筑是否须等待沉降而预留加宽和加高。另外,由于无碴轨道的特殊性,路基必须确保稳定后方能铺设轨道,因此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仍应有612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并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时才能交出路基进行轨道施工。
f22、路基各部位填料确定221、一般路堤填料路堤基底原地面挖除换填、基床以下路堤等部位填料设计文件要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路基基床底层填料则要求采用A、B组中粗粒土填料或改良土,而设计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明确界定本工程路堑挖方全部属D组填料,不能直接使用于本工程路基填筑。故此种填料考虑两种方案供应:(1)外购:综合考虑数量、材质、价格、运距以及周围具体环境,直接采购石碴、天然砂夹卵石等等符合质量要求的A、B组填料,汽车运往工地直接填筑。(2)改良:待本工程路堑开挖后,挑选材质较好的土石,通过试验改良使其达到要求填料的标准。改良方法优先考虑物理改良,购进良好的河卵石或碎石(可掺入一定量粉煤灰),按试验确定一定的比例掺入原状土石,通过机械强制搅拌均匀,然后汽车运往工地填筑。若经过试验物理改良土难以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则采用化学改良土,即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外掺料,具体须根据现场土质成分等通过试验确定外掺料与比例。
f改良土必须采用厂拌法供应,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在三段路基的中间位置即DK217390078DK217412740段路基附近适当位置设一改良土集中拌和场地比较经济合理。222、过渡段路基填料设计文件规定,桥路过渡段由桥台尾向路基方向填筑级配碎石加5水泥,在与桥台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内掺入5的水泥。三段路基均有桥路过渡段,故在中间位置即DK217390078DK217412740段路基适当位置设集中拌和站,用以拌和填料。拌和料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级配碎石粒径范围采用几种规格的碎石进行充分拌和,并按规定掺入水泥量,其含水量由现场试验确定。223、基床表层填料按照设计文件,除桥路过渡段外,路基基床表层均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其中路堑(不论是土质、软质岩还是硬质岩)通过换填仍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同过渡段填料,基床级配碎石利用同一拌和设备,严格按规定要求拌和配置级配碎石。224、桥台台后基坑回填料
f设计文件规定,桥路过渡段填筑前,桥台台后基坑现浇C15混凝土回填至原地面平。为确保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必须集中拌和,因整个路基工程混凝土工作量不大,完全可以利用桥梁混凝土拌和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