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摩根大通和中金的报告可以看出以下重点:1政府不大乐意支付保障房建设费用,所以未来的建筑方式和资金来源更倾向于新型的融资模式,即资金来源于建筑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险公司。2从数据可以看出,建筑公司的回报率为最高,商品房开发商的利润率也被压缩在34之间。3传统商品房房地产开发出于盈利之外的目的也在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李晶Ji
g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Ji
gUlrich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近月来,为抑制房价的迅速攀升和应对部分城市房价过高,中国政府已加大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关注,并将之作为弥补房地产投资预期放缓的一个手段。今年建设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官方目标,已经由地方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协议,以及国家高级领导人坚定地予以肯定。地方官员已被督促将融资途径多元化、确保充足的土地供应、分房时遵循公平的指导原则,并获通知建设保障性住房将成为其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本报告对保障性住房的新融资模式、活跃在该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以及商品房市场和原材料需求由此所受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核心主题保障性住房的新融资模式。激励不当与地方政府融资不足的问题,正在通过新的融资协议逐步解决,包括建筑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建设移交协议、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融资、保险资金投资以及使用住房公积金。与以往相比,我们预期地方政府将全力实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官方目标,但部分财政赤字高、基建项目融资负担重的地区可能继续落后。对建筑承包商而言是个诱人的市场,但传统的开发商也将发挥作用。建筑承包商将受益于保障性住房活动的扩张,因为该行业提供了高利润的承诺以及一个现成的市场。此外,越来越多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积极做准备,以迎接住房市场重点发展低成本住房的结构性改革。这部分归因于政府显示出对增加此类住房的坚定决心。在商品房市场繁荣时期对开发商而言的鸡肋,如今已成为销售有保障的香饽饽。
f支撑建筑及建材需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可提振中国略显疲软的建筑行业,该行业解决了3600万人口的就业,且是众多下游产业的主要拉动力。与商品房的竞争集中于低端市场。经济适用房供应量的增加应该不会对普通商品房构成太大威胁;即使构成实质性竞争,这也很可能只是发生在低端商品房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仅有少数几家上市开发商较为活跃。长期关注中国楼市的人应该记得,因激励失当和地方融资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