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从年龄上看,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们需要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需要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自己。高职大学生将来能有多大的发展,能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多大的贡献,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思想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境界。目前,无论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庞大严密的组织设置和众多的人员投入来看,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如同我国这样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现实中的问题是,这项工作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结合笔者自己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建议,希望为此项工作做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一、重视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f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按照这一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师德的实际情况,教师师德建设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引导培养原则,必须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不能依赖“自然成长”;二是全面建设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发展,在教师工作成长的全过程持续强化师德建设;三是遵循教师身心发展规律原则,以符合教师心理需要的方式去有效实施;四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原则,实施高职院校特定环境下特色师德建设。为贯彻上述原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院校要成立师德建设工作的专门组织,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