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
一、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二、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一)较大危险因素就是可能发生
1
f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引自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三、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工贸企业在排查风险点时尤其要注重按照总局组织编制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开展。四、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有害)因素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