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会真正自发地去维持教室的整洁。学生不往地上扔垃圾,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在养成让自己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二
我喜欢安排尽可能少的学生做每天的值日工作。做值日的学生越多,职责越不容易明确,互相推诿的可能性越大,值日工作的质量反而堪忧。一般我会安排六名学生一起做值日。四名学生各自打扫一排地面,并排好那一排的桌椅(值日任务一)一名学生负责每节课后整理讲台,放学后用湿毛巾擦讲台、倒垃圾桶(值日任务二)一名学生负责黑板课间用黑板擦擦,放学后用湿毛巾擦,并洗干净毛巾(值日任务三)。后面两名学生还负责利用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时间,快速把教室的过道与前后地面打扫一遍。这样一天下来,教室的黑板、讲台、地面都有值日生负责。如果不做值日的同学适当配合,教室的地面卫生就能保持很好。
我喜欢按周安排学生轮值教室卫生工作。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一周做一次值日生,可能下周轮到他的时候,他会忘记自己的职责,从而出现各种混乱。而如果一次值日一周,每天他的任务相同,就会记得很清楚。而教师指导、问责的时候也会目标明确,从而提高值日工作的质量。
很多时候我会按教室里的座位顺序排值日。第一小组六个学生,第一周轮值。第二小组六个学生,第二周轮值……以此类推,八个小组一个循环是八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会轮到两次或者三次的值日周。同时,为了便于辅导及检查值日工作,我安排一个小组内的座位顺序是第一、二、三、四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一,第五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二,第六位学生承担值日任务三。
这样分工,教师辅导、点评值日工作的时候心里就十分清楚。这样安排学生做值日,每个学生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值日工作就井然有序。一般情况下,放学后只需要用五到八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值日工作。班主任只要在最后稍微提醒一下:“用过的毛巾要洗干净后晾好。”“毛巾挂在那里要拉平,不能皱巴巴的。”当然,也应该经常点评与赞美一下:“今天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特别干净。”“今天值日同学的效率特别高,速度很快,居然只用了五分钟!”“其他同学第二天到教室里来,看到这么整洁干净的教室,一定会心情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
教师的肯定与赞美,是很多孩子的成长动力之一。在这样的肯定与赞美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打扫干净的教室。因为珍惜,他们不会往地上扔纸屑与其他垃圾地上的垃圾大多是学生不小心掸落的橡皮屑、做完手工后不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