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
f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3分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82014安徽文综154分“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92014北京文综408分节选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8分答案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102014重庆文综138分节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英国德国法国年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9691028302529919131001001009444035171052071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