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二十一、审计监督与反腐败(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深入基层,找几家实际工作单位的审计部门作为调研单位(不少于4个)进行实地调研,尽量搜集第一手资料,此外,还应到各地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并利用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二)调研提纲1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中重要性;2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3当前有碍审计监督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4强化审计监督功能的措施。(三)本课题调研的必需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也可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并进行技术处理。二十二、社区特困居民现状及帮困途径(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1选取若干社区进行调查(三个以上居委会);2亲自走访若干特困家庭;3写出调查报告。(二)调研提纲1特困居民的现状:(1)户数比例;(2)人均收入;(3)收入来源。2特困原因;3政府的帮困措施;4效果;5建议。二十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二)调研提纲1农民的政治参与现状;2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必须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质量;3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提高农民政治参与质量的思路。(三)本课题调研的必须条件在农村调研。
6
f二十四、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深入实践,了解信息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二)调研提纲1网络时代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2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包括观念上、手段上、方法上、素质上的。(三)本课题调研的必需条件制作一定数量的调查表获取相关数据。二十五、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调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状态,他们的住房条件、主要生活来源,受教育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及他们对社会、政府的评价,利于大学生贴近基层群众,了解国情。(二)调研提纲1失业未找到工作的生存状态、住房(弱势群体四种人)、生活来源等。2弱势群体的文化层次结构;3弱势群体人们的人生态度,对社会、政府的看法;4社会原因、主观原因分析。(三)本课题调研的必需条件1设计一份问卷(选择题);2可到劳动局、社会保障处了解;3到建筑工地等地方找进城农民工了解;4找小摊贩及退休年老者或无保障者了解;5分析、统计问卷,写出调查报告。二十六、乞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整治(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