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摘要: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效率的保证。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效率的提高
1、
前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让数学的学习最大程度的激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对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要巩固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
2、
现状
21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为了了解现行中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数学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材料抽样调查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调查结果如下:211在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在所有课程中喜欢数学的占406课后喜欢问数学题的学生占263遇到数学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662从调查中发现,真正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只在2540之间,还是有66多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但是仍有52的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到厌烦。
1
f212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的学生占737认为数学对人的性格有影响的学生占895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631
图
1
图1数据表明75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存有好感,认为数学重要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数学的这就为数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初中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情况如下表:调查的人数为40人,让他们从教学内容中分别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两类教学内容最喜欢(人)最不喜欢(人)概念、定几何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