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八代法老人们对他最多的印象,莫过于那张独具一格的金色面具。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说明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转变。图坦卡蒙并不是在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却因为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成为在今天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r
7《贝希斯敦铭文》r
古波斯的遗迹,系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刻下的记功刻石。位于今伊朗西部的克罗曼高地以东,高86米,宽18米,高悬在距地面91米多的悬崖峭壁上。包括浮雕和铭文两部分。附带哦为马兹达神像,大流士一世像,遗迹缚在一起的九个被俘首领的形象。铭文用古波斯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埃兰文写成,记述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各地起义和取得王位的经过。后来英国考古学家罗林逊冒生命危险,用十余年的时间先后翻译了古波斯文和巴比伦文,并开创了亚述学的新领域。r
8《汉穆拉比法典》。r
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全文二百八十二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均做了规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锁发现的第一步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和奴隶主专政的实质。r
9“巴比伦之囚”r
指耶路撒冷城居民沦为巴比伦囚虏一事。公元前597年,犹太王国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公元前586年,全城居民被作为俘虏带到巴比伦城,被批务农、做工或经商,犹太国王被囚禁于监狱中。至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灭巴比伦,被俘犹太人开始回到耶路撒冷。前后为囚近50年,史称“巴比伦之囚”r
10“空中花园”;r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相传是巴比伦第四王朝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妻子而建。高约25米,分多层平台设园,中有许多奇花异草,远望高悬于空中。据最新考古研究发现,空中花园不建在巴比伦,而是在亚述王国的首都尼尼微。r
11琐罗亚斯德教r
即拜火教,中国古代称之为祆教,传说为伊朗人先知琐罗亚德斯教,流行于古伊朗和中亚细亚一带。崇拜阿胡啦,但不塑神像、不建神庙《阿维斯陀》为其圣书,内容包括:宗教神化、戒律等其教义认为:宇宙间有善与恶、光明和黑暗两种势力在斗争,善良和光明终将战胜恶和黑暗,而火是善良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意思为礼拜圣火,一切重大的祭祀都要燃起圣火,公元前6世纪前后大流士意思定琐罗亚德斯教为帝国国教r
12居鲁士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