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1、临床输血由医师完整填写输血记录单、输血申请单,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检验科血库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填写输血评价表。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经检验科血库会诊报检验科血库主任、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检验科血库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用血量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4、输血申请单、输血会诊单由检验科血库存档保管。5、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输血同意书。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6、检验科血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每月核查输血申请单,将未能填写完整或不规范填写的输血申请单返回给临床科室重填,并整理保存。严格执行血液的入库、出库登记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输血传播的疾病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检验科血库(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