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的存在可能形成临空面时,应考虑地基沿倾向临空面的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动的可能性。3)当基础底板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同时又不具备形成土洞的条件时,如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不大,水力梯度小,可以不考虑基岩内的洞穴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4)在地基主要受压层范围内,当溶洞洞体的平面尺寸大于基础尺寸时,溶洞顶板厚度小于洞跨,岩性破碎,且洞内未被充填物填满或洞内有水流时,应考虑为不稳定溶洞。
2主要有新构造运动与冰川作用。第四纪时期的强烈地壳活动称之为新构造运动,也就是第三纪末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地壳活动,包括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火山喷发及地震等活动。一个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对工程区域的稳定性问题的评价是一个基本因素。第四纪冰期活动频繁,第四纪冰川规模大而频繁,导致相应的很多冰川作用特征显著,如风沙盛行沙漠面积扩大、黄土堆积作用强烈及形成各种冰川堆积物(冰碛堆积、冰水堆积、冰碛湖堆积等)。
3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部砾岩以及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判断;不与整合面上的底砾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与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六、论述题(7分,共1题,每小题7分)
0参考答案:沉积岩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由于地壳表面原来的各种岩石长期受自然界的风化、剥蚀,使原来坚硬的岩石逐渐破碎,形成一种新的风化产物。搬运阶段:岩石除一部分经风化、剥蚀后的产物残积在原地外,大多数破碎物质受流水、风、冰川和自身重力等作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阶段:当搬运能力减弱或物理化学环境改变时,携带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沉积一般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三种。硬结成岩阶段:最初沉积的松散物质被子后继沉积物覆盖,在上覆岩层压实和胶结物质的作用下,逐渐使用权原物质压密,孔隙减小,脱水固结或重结昌作用而成较坚硬的岩层。
2011年春季学期工程地质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分,共18小题,每小题2分)1褶皱枢纽的产状一般表示为()A走向,倾角B倾伏向,倾向角C倾向,倾角2控制地面沉降的最主要措施宜为()?A分层开采地下水B调节开采地下水层次并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C只开采深部的地下水D分雨季旱季开采3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有()A水压力、腐蚀性B腐蚀性、浮力C腐蚀性、浮力D水压力、浮力、腐蚀性、动水压力4节理按成因分为1构造节理2原生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