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12012学年度微型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一、申报与立项
1、教师根据选题指南确定的研究方向与范围向学校申报。2、学校认真组织评审后,确定校级课题,校级微型课题数不少于在职专任教师数的5。校级微型课题立项后报市局教科所备案。3、校级课题结题后,市局将组织评审,并颁发结题证书。
二、选题
1、教师可根据课题指南的范围选择课题(指南仅仅是选题的范围和方向,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条件,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选题进行申报。选定的问题(课题)要具体、实在,要贴近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相对单一,切入点要小,好操作,避免大而空。2、选题要有针对性。研究的目的要着眼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考得较多的、需要解决的、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无法驾驭的、没有条件解决的、对当前工作没有帮助的问题应回避。3、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课题名称要尽可能涵括研究的对象及范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尽可能使用陈述句。4、选题要有新意,要突出研究内容的个性和特色,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一种科学理论或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也可以借鉴、运用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三、研究
1、要坚持“求真、求实、求精”的研究态度,以课堂为现场,
f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目的,把微型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使研究和工作融为一体,坚决反对把教育科研从教育教学工作中抽离出来,为了“研究”而“研究”,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两张皮的形式主义。2、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的过程,总结、反思自身的工作是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进行研究的实质。因此,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反思、批判的襟怀走进课堂,以探究、改进、提高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3、课题研究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预先确定目标,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与方法的认识活动。教师要认真设计研究方案,要理清研究思路,对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期望获得什么结果(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步骤要明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