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及课程目标:
(1)路基路面的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路面的基本理论,设计理论体系,加深对路基路面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课程设计分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两部分内容。以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为主,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拟定路基路面的设计方案,对路基的稳定性、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和验算。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能符合我国现阶段路基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3)课程设计方式是在教学周内安排1周,独立进行课程设计。(4)本课程设计分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和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工程概况及背景资料:
本段山岭重丘区公路,路段采用路基宽度10米,行车道宽度9米。设计荷载公路II级,其余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值。全线按照设计速度30Kmh三级公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50m30m9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50m超高加宽:
最大加宽值为22米,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加宽为线性渐变,渐变段与超高渐变段一致。本项目道路采用6的最大超高值,差高渐变为线性渐变,超高渐变路为1125且由横坡由2过度到0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另在设置有波形(1)路基a路基设计标高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第812条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108条;b路基填料选择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331条;
fc路基压实与压实度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第332条。(2)路面a沥青路面设计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第105条;b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执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第306条。
课程组织形式:
第一步,根据设计题目,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设计规范、教材等。第二步,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并将其提交给指导老师检查认可。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学生应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内容上要求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外观上要求字体工整,纸张和封面统一。具体要求如下:1初步掌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的内容、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2能够比较全面地收集和查询有关技术资料;3合理拟定路基路面的设计方案;4独立完成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