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区域农业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3、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主人翁精神。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科学统筹、按客观办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教学难点
1、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2、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一、导课: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参考必修二知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学生回顾以前知识,为本节知识学习作准备)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2、学生举例说出我国、世界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回顾以前学习知识)教师进行评价、说明。3、观看东北地区农业的视频资料(可以选择其它地区)区域农业发展在东北地区比较有特色,是个典型案例。二、讲授1、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背景(学生看图分析、讨论)要点:位置、地形(主要地形区)、土壤、气候、景观,范围等
高中数学集合数列函数导数试卷
f位置、范围:我国东北,纬度高、跨度大;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看图了解主要地形区)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学生说出成因、特点,观看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土壤:黑土、黑钙土(教师讲解土壤优势)景观:森林、草原思考: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要点:光、热、水、土、地(五字要诀)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记住方法)思考教材P65东北大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