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差错,根据免疫规划有关要求,特制订规范化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接种门诊要求环境整洁、采光良好,通风保暖,有醒目的标志,并与病房、门诊等病区隔开,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接种前及时收集儿童出生情况,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及时采取预约、电话、手机短信、通知单、口头通知等适当方式,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进行接种。
三、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情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必要时测量体温和进行检查,并做好预检记录。凡有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做好家长或监护人解释工作,并在接种卡、证上做好记录。
四、在实施接种前,采取口头或接种通知单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在免费的第一类疫苗中有第二类替代的同品种疫苗时,应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可以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五、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登记要求完整、规范,由接种医生签名。六、接种人员必须持有《计划免疫上岗证》,接种时穿戴工作衣帽、口罩,洗净双手。接种前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出现差错事故,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接种。七、按冷链管理要求及时准备好所需疫苗,接种时必须做到苗不离冰,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超过一个小时未用完必须废弃。八、及时准备好一次性注射器、70酒精、棉签、冰排、冰藏包等器材。九、进行紫外线消毒和操作台面及地面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十、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十一、发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和向县级疾控中心报告。十二、接种完毕及时处理剩余疫苗,未打开的疫苗做好标记,放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及时清理接种现场和消毒,做好相关记录。十三、清理核对接种通知单和接种卡,并确定需补种的名单,下次接种前补发通知。十四、统计本次接种情况和下次接种的疫苗使用计划,并按规定定上报相关报表。
f安全接种制度
一、生物制品(疫苗)供应只能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订购。二、疫苗的运输和储存必须按照疫苗的性质、温度的要求进行运输、储藏是。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应在冷冻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其它疫苗应在280C冷藏条件下储存和运输,直至接种。三、每次到区疾病控制中心领取、购买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