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物流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物流发展已成为热点且潜力巨大。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决定了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0年我国我国的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GDP(10000亿美元)的20,高于美国和日本的一倍,相当于16000万亿人民币。美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依美国2000年的GDP8万亿美元计算,物流费用支出约为8000亿美元。中国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降低物流成本,这恰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二、中国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国内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基本还属于比较简单的仓储、运输功能。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外包业务项目最多的是仓储保管,比例达到706,其次依次是中转运输和市内配送以及代为报关;再次是物流信息管理,然后依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原料质检、代结贷款、包装加工和条码采集。未来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首先是物流过程管理,比例高达约79;其次是物流信息管理;再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市内配送和代为报关,比例都较以前有了40,再往后是条码采集、仓储保管,中转运输和包装加工,最后是原料质检和代结贷款。由此可见,生产、销售企业对高层次物流的追求,在客观上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三、物流提供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现实情况是,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一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难以从物流提供商处得到满足。目前国内的还没有出现市场占有份额超过2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地域性局限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市场纷争格局已经出现,部分传统物流企业正在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国际物流巨头借助WTO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未来中国的物流市场将异彩纷呈。四、中国物流行业现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平均递增153%。200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1135亿元,比1979年增长173倍。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流通业自身及相关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自从1992年中国政府在商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试点,到目前已有300多家外商企业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沃尔马、麦德龙、家乐福等一些大型跨国商业集团先后登陆,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和会员制的大卖场等各种新的商业形式、业态和经营方式都已采用。、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