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明确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防止交叉污染,保证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及血库。
3、职责:31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次制度。32组长:监督小组成员严格遵守此制度。33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制度,及时更新修改相关规定,并对违反此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4、具体内容:41检验科区域消毒:411清洁区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每天擦拭桌椅、地面,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每天开窗至少4次。412半污染区消毒每日采用含氯消毒液或0102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桌椅地面的消毒液用500mgL有效氯擦拭。413污染区消毒污染区是标本收集、存放、处理等处。消毒方法如下4131桌椅等表面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清水擦抹1次,下班前用500mgL有效氯擦拭。4132地面应在开始工作前用清洁湿拖把拖地1次,下班前用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进行消毒。
f4133工作台面可采用干净布铺于上面,工作完毕后,将布消毒。4134各种表面、台面可采用高强度便携式紫外灯进行照射。414所有清洁器材、物品、用具不得三个区域共用,专区专用,用后及时消毒、清洁。42空气消毒
实验室必须由良好的通风环境,应有换气,排气设备,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空气清新。可采用多功能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43器材的消毒431金属器材4311穿刺取血针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集中灭菌处置。4312采集血液标本,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管一巾”。针头、棉签、真空管均为一次性用具。用后针头应放入利器盒内,棉签放入黄色垃圾袋,压脉带用后消毒。4313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4314较大金属器材用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浸泡2小时后,清洗沥干高压灭菌。432玻璃器皿4321被污染的吸管、玻璃试管、玻片、滴管应置于每日配制的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消毒,再煮沸1530分钟后洗刷、沥干、采用37℃60℃烘干。4322接触细菌试管、琼脂平板单独进行高压灭菌。4323实验室用的器皿,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盐酸清洁液内24小时或高压灭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备用。433塑料、橡胶器械
f4331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均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内集中处理。4332受污染的吸液球用洗涤剂或0510肥皂液全部浸泡,煮沸1530分钟,然后清洗晾干。4333离心机的塑料导管,采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30分钟,以杀灭肝炎病毒或结核菌。4334血清反应板用05过氧乙酸或2000mgL有效氯浸泡4小时或高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