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要(1)地点:青山区杨春湖(2)性质:新建,农产品冷链物流(3)建设期限:23年(4)建设规模:占地面积500亩,投资25亿(按国际标准建设)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1)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及食品产业的发展。(2)对生鲜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
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采摘或捕获后必须尽快进行低温包装贮藏和加工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及质量。由于我国对生鲜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尤其是农产品采后低温加工包装技术能力的低下导致目前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形式卖出农产品产后产值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
(3)硬件建设欠账太多,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物流成本高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两种形式。冷链设施装备情况如下:
f公路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而日本12有万辆,美国有20万辆。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中国汽车冷藏运输占全部货物运输总量的比例为20而欧洲各国是6080。
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而且大部分是陈旧的机械性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
冷库容量:中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些冷库大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目前冷库的储蓄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达不到20。
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
目前,我国农产品装车多是在露天而非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都是用普通货车运输,最多上面盖一块塑料布或者帆布。
中国目前的农产品冷链设施和装备不足,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因此产生两个后果,①农产品的大量损耗。我国水果蔬菜的损耗率为2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