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保证安全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充装站职工有章可循,
特制订本规定。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站,每一个职工都应严格遵守。3基本规定
31安全生产要求规定(1)充装站实行安全经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2)充装站所储存的气体属易燃易爆物质,所用的装置亦属防火防爆,因此为杜绝火灾的发生,规定任何人进入站区不得携带烟火、手机等易燃爆隐患物品。(3)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不得采用普通电灯照明,应采用防爆电器,不得进行焊割作业,进入现场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4)充装车间设备、管道及构件要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5)经营中的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6)充装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戴化纤织物及带钉子的鞋进入作业岗位,有爆炸危害的场所应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7)充装站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及时修理更换,保持完整可靠,严禁随意挪用。
f(8)每一名进入充装站的新职工均应安全教育,且须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9)进入充装工作的人员要熟练掌握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经营规定,杜绝事故隐患。
10站长、技术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11设备的检修,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动火时,要办理动火证。12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槽车运输、储存安全规定。13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14充装站定期组织安全经营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15建立健全安全例会制度。16严格遵守用电管理制度。32安全教育规定321新规程、新设备推广及改造后的安全教育。322特殊工种安全教育内容特殊工种应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证”之后,方可从事工作。对特殊工种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专业的教育及其定期复核工作。对新规程、新设备在经营前,要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为接受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避免事故或发生事故的现场,可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议,共同接受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在安
f全管理方面,也可利用典型进行现场教育。323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3231每月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3232职工在进行充装时应接受新岗位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
项等教育且需考核合格方可上岗。324安全教育的考核3241充装站三个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