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故事
《倾听的魅力》多年前,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不仅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而且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从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神奇和魅力。(作者:刘海涛)《父子抬驴》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笑话:一对父子牵着驴上街,两人都步行,有人说他们脑袋笨;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骑,有人说父亲太狠心;父子同骑,有人说他们不爱驴;最后,父子只好抬着驴回家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和定力,处处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只能干出“父子抬驴”的傻事。(作者:邓艳平)《誉人之美不能过》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问手下他可以与哪个开国皇帝相比,手下立刻奉上一顶高帽子:“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意思是说,自盘古开天以来,石勒的地位仅次于黄帝。石勒没有接受这顶高帽子,他说自己要是生在汉高祖时代,“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而争先耳”;要是生在光武帝时代,“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承认自己出不了这“二刘”之间,怎能和轩辕黄帝相提并论呢?誉人之美不能过,过了则失之于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过头的表扬、虚假的奉承,不但掺着水,而且裹着蜜、藏着毒。(作者:辛士红)《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楚太子照此办理后,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想觉悟看似无形,却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作者:贾世江)《事事不可都如意》善借鬼神论人理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雍正年间,甲与乙相善,并请乙帮助处理家政。甲官至抚军,又让乙辅佐官政,“惟其言是从”。直到后来,甲发现乙侵吞其所有财物,才察觉乙原来是奸诈之徒。甲对此愤愤不平,一书状纸投往城隍。夜梦中,城隍问他:“乙如此险恶,你为何对他信任不疑?”甲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