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善。研究发现1精神因素与本病发生具有一定关系,发达国家竞争较烈,性格忧郁者容易致患本病。目前国内关于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焦虑的调查大多为与正常健康组比较其患病率的不同,缺乏系统全面的对UC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发病率与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与中医证候分型之间规律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溃疡性结肠炎伴或不伴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分析,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相关因素、中医证候规律以及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试以此课题引起临床医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伴抑郁焦虑的重视,为临床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指导正确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支持和理论依据。特别指出的是,导师曹志群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溃疡性结肠炎证候有深入的研究,对本病的论治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为完成课题奠定了基础。二、研究概况(一)中、西医对UC的认识1、中医对UC的病因病机及分型的认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并无“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由于其临床表现不一,而对
2
f本病病名存在多种提法,如“泄泻、腹泻、便血、肠风、痢疾、休息痢、滞下、脏毒、肠、大瘕泄”等。在近年来出现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病名定义中,本病的中医病名是“大瘕泄”。传统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脾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倦内伤所致,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血瘀为局部病理损害。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其病机主要为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常表现为脾虚失运,肠腑失司;或因肝犯脾土,肾虚不固,中土失养,运化失司;或外感湿邪,困阻大肠。其中以脾虚为病机根本。病理性质有寒、热之分,病理因素包括气虚、湿盛、热盛、气滞、血瘀等。病位主要在大肠,涉及肝、脾、肾三脏。对于UC的辨证分型,国内中医药界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共识意见。李乾构2曾统计国内近10年有关UC60篇文献,临床分型多达42个证型,按其出现频率统计,出现顺序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脾不和证、气滞证、血瘀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陈治水3曾对25篇资料1259例进行分析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的5篇文献共219例其中脾胃虚弱者73例,脾肾阳虚36例,脾虚湿热28例,肝郁脾虚27例,寒热夹杂25例,湿热壅滞23例,其它型7例。王志奎4等统计分析17篇文献,分型多达10余型其证型出现频率依次为: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胃虚弱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