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作者:邸忠亮来源:《商情》2015年第30期
【摘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旅游赏景中的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有的一种“大地文化”,它独有的文化性格,如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亲地”倾向和“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等耐人寻味。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美,顺应自然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的群体建筑,它那特别的布局形式、组合方式与造型特征是旅游者很感兴趣的赏景对象。
中国传统建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个性、高度的鉴赏价值、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1)先秦及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2)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