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业污水排放进水源,给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的破坏,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对于上级领导传达的思想不及时的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使得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在法律角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不能起到相应的规范职能。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的措施2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增强补偿力度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把法律法规中不合理、操作性不强的条例逐步进行完善和改良,从法律的角度严格控制和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障南水北调工程能高效进行。健全责任机制也是政府必须重点关注的,只有把水源地治理的主体责任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协调责任明确好,才能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保护工作更好的开展,合理的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便于对擅离职守和不作为的行为进行追究和惩罚。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应有职能,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控和监管力度,杜绝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对于排放未经净化的污水的企业和工厂进行严重警告和严厉惩罚。对于南水北调工程中影响到人民日常生活的行为,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补偿人民的损失。同时加强监管,确保补偿金能安全高效的交到人民手中。22工厂企业更新污水净化排放设备,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水源地附近的工厂和企业应当加大污水净化和排放的资金投入,自觉及时的更新相关设备,做好相应措施,减少污水的排放。同时要学习先进的技术,调整原本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改造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增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少用甚至不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维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平衡。水源地附近居民也应该尽可能的重复利用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为水资源的利用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尽量转变生活生产模式,调整种养殖业的产业结构,推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强化农村环境清洁整治与管理,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减少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23管理人员树立整体意识,把单一治理转向水源地流域综合防治目前我国对于河流的治理一直是单一化的,仅仅局限于水流治理。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创新协调机制,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把中线水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比如把水源地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结合,联动安排。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更新传统观念,突破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