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产力水平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
(二)土地高度集中1原因1土地私有制根源,土地可以自由买卖。2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3解决之道1)政府田制改革2)农民阶级“平均”思想
三、古代中国农业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特征
(一)古代中国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时代夏商周及以前春秋战国开始
耕作方式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发展阶段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集体耕作原始农业
小农经济传统农业
(二)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2不利因素: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f2形成原因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⑶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产生时间:春秋战国4特点:①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②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少商品交换5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6局限性①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6评价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②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重难突破: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