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7端午的鸭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启发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
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
感。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根据提示猜节日”大家还知道端午有哪些习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端午的文章。作者是汪曾祺先生,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
了作者儿时过端午的记忆。
(二)检查预习
1课后生字词
门楣腌苋菜城隍庙车胤籍贯
肃然起敬囊萤映雪
2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
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初步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试着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说鸭蛋,介绍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文章的写作思路: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四)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问题。
f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明确:“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明确: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娓娓道来,精彩纷呈,显现了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2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是怎样的?明确: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