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分封制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25《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A.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26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27清同治皇帝在位时期(1862~1874)也被史学家称为“同治中兴”。这一称呼的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A.效法西方进行革新B.进行新式政治改革C.进入战后恢复阶段D.有效遏制列强瓜分28晚清重臣于式枚上奏称:“自辛丑始昌言变法,自丙午遂定议立宪,其初心本于望治之切,其流弊乃渐失权限之分。横议者自谓国民,聚众者辄云团体。数年之中,内治外交用人行政皆有干预之想。”这表明他A.反对康梁变法维新B.主张兴民权设议院C.反对政府速行立宪D.呼吁民众谨守本分29“总税务司通令”是自1861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下发各海关税务司的普发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将通令改为中文行文,1942年这一诉求得以实现。由此可知,这一转变是
第5页(共16页)
fA.中国近代反帝运动发展的成果B.中国近代海关国际性减弱的象征C.欧洲团结中国抵抗日本的需要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升的标志301949年后以专业知识自重、以市场需求自立的自由职业者多被纳入国家事业或者公营单位之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推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31古雅典著名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屡屡在作品中批评和讽刺当权人物,晚年他夸耀自己因此而受过多至七十五次的控告,但每次总是被判无罪。据此可以推断,当时雅典A.城邦民主陷入危机B.法制建设尚未完善C.名人享有一定特权D.创作自由不受限制32闵采尔(1489~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新的宗教观: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