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材料二“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材料三在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1830年1861年1867年1871年1875年1884年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完制度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德意志:实现统一,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共和制度最终确立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依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的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13分
4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所以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办的新式学堂……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材料二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明治政府颁布《学制》,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相应数量的大、中、小学。《学制》还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8分
8
f2结合材料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4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徐元文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时年71岁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