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机构数为4975个RD人员74662,人,RD经费4868亿元,各项指标均在全部行业中占一定比例,其中机构数、科技活动人员指标占全国的15左右,RD人员及RD费等指标均占10左右。并形成了包括战略性研究、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究开发条件建设以及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整体研发水平落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是5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我国在某些新材料领域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例如在纳米碳管、有机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功能陶瓷的研究和开发等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初步形成特色。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差。我国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8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但其中的23以资源或初级产品的方式出口国外。因此,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我国工业领域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二、新材料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例如我国钢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众多的一般品种已经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但达到世界主要钢铁强国质量水平的钢材不足20,每年仍需进口1000多万吨优质钢材;另外,我国水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高标号水泥仅占总产量的17;再者,我国高性能通用高分子材料与国外差距也较大,目前大量进口,而工业领域主要用到的工程塑料更是难以满足需求,预计通用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塑料在本世纪前10年仍将存在巨大的缺口。三、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的关键新材料亟待开发,前瞻性新
f材料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研发能力不足。2002年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多为发达国家所取得,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四、面临入世后竞争力下降的严峻挑战。加入WTO,为满足国民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等,我国新材料企业将难以继续获得税收优惠;同时,从我国目前的新材料产业价格政策看,大部分将受到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相关条款影响,不能享受过渡期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特别是一些资源垄断性材料产业生产的产品在缺乏政府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生物医药: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2523%。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