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考虑到通过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来感染幼儿。在活动前我们反思以前的亲子活动家长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个别家长有抢座位的现象;个别家长不遵守游戏规则;当幼儿出现不文明现象时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行为的不妥,没有纠正幼儿的不好行为的现象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了亲子活动的注意事项发给每位家长,并在外出前,与家长进行了文明礼仪的简单宣传,鼓励家长为幼儿树立榜样,同时及时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首先在坐座位这一环节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对号入座”的环节,孩子自己拿号码,并带着自己的父母找到相应的座位上,在这一环节中,不仅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而且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有文明的行为。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一些体弱的孩子,我们与孩子相处也两年多了,也知道哪些孩子要晕车,针对这样的孩子要给与照顾,让他们坐在前面,也激发幼儿关心同伴的情感。在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家长与孩子能共同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家长也能观察孩子的活动状况,适当的让一下孩子。如:在贴人游戏中,有的家长看见孩子的运动量大了,有些跑不动了,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他人的孩子,都能让孩子,让孩子取胜。这一点与以前相比有所进步。在观察家长与孩子进餐的过程以及乘车的环节中,发现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无人乱扔垃圾。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主动提醒孩子的意识在加强,如:陈鑫怡小朋友随手将一个空瓶扔在地上,她的妈妈看见了及时提醒自己的孩子,并让她自己改正。我们还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行为实践。又如“小鬼当家”活动中通过组织幼儿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幼儿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同时引导幼儿心中有他人,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为了让幼儿了解如何合理的与不同年龄的人打招呼,我们结合重阳节组织幼儿上敬老院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在活动中,了解打招呼的不同方式。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与人交往,我们进行“淮海路上宣传文
f明礼仪”的活动,通过“送贺卡及宣传文明礼仪”不仅使孩子们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实践与锻炼的舞台,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文明礼仪的同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组织一系列社会礼仪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的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礼仪行为不断的得以巩固。四、家园结合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性是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