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下列关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使用过磨制石器B.都种植农作物C.都过着定居生活D.都出现原始文字的雏形3下列人物与“禅让制”有关的是:①尧②舜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统治B.抵御外族入侵C.促进经济的发展D.维护地主利益5.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6.对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混战B.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C.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D.促进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7.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封建制的确立D.水利工程的修建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乱世出英雄B.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C.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D.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10.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11.下列战役中决定了秦王朝的成与败的两次战役是:①城濮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巨鹿之战④垓下之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3.秦始皇为反击匈奴而采取的措施包括:①派蒙恬收复河套地区②移民垦田戍边③修筑长城④兴修灵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5页
14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冒顿单于B呼韩邪单于C卫青D霍去病15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A.宣告了反击匈奴的胜利B.张骞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C.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