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遇较低。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青年教师普遍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陡增。于是,他们为了改变现状,往往通过超负荷增加课时量、无选择申报课题或参加竞赛等来提高工作量,以实现收入的增加,这种无自主的工作模式直接导致青年教师疲于奔波,最终导致高职青年教师缺乏价值体现。3“向钱看”社会思潮影响青年教师职业选择在多重压力下,高职青年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份职业,眼看着各路同事朋友微商、淘宝、小店各经营得风生水起,朋友圈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昔日的精英日渐相形见绌。于是有的青年老师就转而放弃教师事业的发展,投身到轰轰烈烈商场上去了。三、应对策略(一)客观因素方面首先是社会方面,要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端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加大社会对高职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力度,持续推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行业企业的参与度,扫除高职青年教师在角色定位过程中的羁绊。另外是学校方面,高职学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公平公正的教师晋升平台,完善青年教师的培训机制,为高职青年教师的上进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二)主观因素方面教师本人要努力克服职业倦怠,首先要积极提升个人的压力应对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和方法,有效调节个人情绪,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其次要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提高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另外,教师个人要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对个人的价值观、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计划,逐步实现职业理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四、结语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将职业倦怠问题放在社会高职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按个因素出发,探索预防、缓解以及摆脱职业倦怠的途径。参考文献1管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1)2方慧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01)作者简介:方春慧(1985),女,山东聊城人,研究生,讲师;刘凤景(1982),女,山东济宁人,研究生,讲师。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