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现象严重,而那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却缺乏人手。据了解,个别学校老师太多,上课不得不实行“轮休制”。缺编严重的学校,老师只能疲于应付,而超编的学校教学质量也并不高,反而是看的看,干的干,更让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五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老师比重过高,他们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又由于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大部分老师还从事着农耕这一“副业”,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几乎无教研能力可言。就拿我校来说吧,对电脑和英语,老同志们这样说到“我能认识它们,但无奈它们嫌弃我们太老了,不带我们玩啊”。因此想让他们利用这些现代手段帮助教学,简直是“天方夜谈”。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素质教育难于实行,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十来年了,但当今农村小学的课堂却一如既往。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受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老师们却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及主管部门也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加之目前绩效考核制度实行,这种“应试教育”还将继续下去。虽然学校征订英语教材已经三、四年了,但是英语课程一直没能在我县农村小学开设,那些教材只能成为一堆废纸。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虽然开设,但形同虚设,它们大都被语文、数学老师以各种理由“借用”,学生们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上学不便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广,以及现在的农民工热潮,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出去上学,导致农村儿童数量减少,学校人数随之锐减,从而出现撤并学校现象。学校变少了,孩子们上学就集中了,但是路程也变远了,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近几年屡次出现孩子上、放学途中发生意外伤亡事故,足以说明。五、学校管理水平不高,教师工作效率低
2
f“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些管理有序、高效优质的城镇学校,都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高和工作负责紧密相关。反之,那些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学校则与校长的低管理水平脱不了关系。因为校长管理能力差,学校制定的一些管理方法、措施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求实际效果,而且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更有的用人任人唯亲,评价制度不切合实际,结果就是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的不如看的。这样的学校,可谓一片混乱,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