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议信息图形化设计中“高密度设计”美感表现
作者:杨树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21世纪称之为信息时代、读图时代、随着信息表达形式的丰富和发展,使得我们对信息图形化设计的要求逐渐增高,将信息化元素高密度融合在一起,带来的审美效果,无论是网络、书籍、还是平面,对体验者来说更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信息图形化高密度设计美感大容量信息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面对社会信息的大量积聚,如何更好地传达信息,设计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最有效且经济的方式。同时随着平面设计领域的不断完善,信息的表现和传递有了质的飞跃,信息图形化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大容量的信息整合,通过视觉形式的表现,使得“简约”不再作为信息图形化设计的最终目标。为了满足真实存在或由客户提供的信息,高密度设计开始逐渐充斥在我们的眼前。因此“高密度”的设计美感也必然是信息化图形设计中我们所要探究和学习的一种审美形式。
1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小世界理论”信息整合
1967年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得出“小世界理论”。此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它告诉设计者任何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但却有律可循。通过图形将信息中原本的复杂关系变得更清晰、易于理解且美观,这是信息设计的重要优势,也是高密度设计美感的必要前提。
在信息图形化设计中,高密度设计不仅仅以美观为主。将信息进行理性的加工,更是高密度设计美感中设计者着力追求和表达的。信息视觉化的表现借助大量数据的支撑,如果没有按照理性的整合数据内容,这对设计者来说再好看也不符合信息图形化设计的要求。因此要达到高密度设计美感的体现,也就必须透过设计语言表现复杂的思维方式,用视觉吸引受众了解信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用图形表现人类的思维。这就是“小世界理论”告诉我们的信息化理性整合。“好”的信息化图形设计,必须通过前期的理性分析所驾驭。作为设计者必须知晓高密度背后的思维模式,了解信息内容,掌握其规律,不要把疑虑留给读者,应让读者看到图形内的“思想”。这样我们可以以俯视的角度更全面地关注思维流程,达到后期更卓越的图形化信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高密度设计信息视觉表现中的“简约”与“复杂”
21简约并不是衡量信息化图形设计的唯一标准
在现今设计中,“少即多”的简约化设计逐渐成为主流。信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