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一、适时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里的批评都能奏效的,教师应当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形,把握好批评的适宜时机,安排好批评的最佳时间。特别是如果遇到学生之间吵架之类的突发事件,教师更不能为“急于求成”而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或大动肝火。因为学生正当吵架之时,常常会失去理智,而对批评教育采取排斥态度,此时的批评将毫无意义,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冷静下来,待到恢复“常态”,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就会容易接受。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既要重视培养师生间的情感,研究教育方法,更要善于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本人认为,批评的最佳时机是否到来,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一般而言,学生内心刚刚平静时、取得细小进步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其最佳的教育时机也就来到了。学生正在犯错误,或者刚刚犯过错误,内心都不会平静,甚至是怨气、怒气很旺的时候,这时教师不妨先“避其锋芒”,暂时不予以“追究”,待到学生内心平静时,教师再视其所犯错误的具体情节,或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或给予必要的“惩罚”……教师还必须知
f道,学生一般都有要求上进的心理特点,如果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他们往往会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越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某件事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之点,同时指出其缺点,提出新要求。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就会想方设法去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这样做,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又为教育学生创设了一个心理相融的最佳时机。二、适地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一般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较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而自尊心又较强,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批评,遭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失去自信,或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如果时常在公共场和挨批评,也容易使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漠然视之。这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