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找到单位“1”和乘除法在有关单位“1”的计算应用中的判断
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的含单位“1”的列式计算应用题教学中,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技巧:(一)浅析“的”“是”和“比”的应用在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找到“的”“是”“比”这几个字,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妙用吧!一、“的“相当于“乘号”,“是”则可看做是“等于号”33的倍是多少?443是多少?433×44
例:1、
3434
2、
一段公路是全长的34
一段公路全长×
3、黑兔只数是白兔的3是乙4
黑兔只数白兔×3乙434
4、甲的
甲×
5、
一堆沙石
3的正好是100吨4
一堆沙石×
100
二、寻找单位“1”如果“的”后是分数,那么“的”前的量就是单位“1”3,女生人数就是单位“1”43,妈妈的身高是单位“1”4
例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例2:
李强的身高是妈妈的
在分数应用题中,往往会出现两个量进行比较,那么就会出现“节约”“增加”“多多少”“少多少”这些词,我们就把“比”后面的那个量称为单位“1”。
f例1:某食堂六月份烧煤30吨,比五月份节约
3五月份用煤多少吨?4
在这一题中“比”后面是“五月份”,那么五月份用煤量就是单位“1”。例2:某车间九月份生产零件3500个,十月份生产的零件比九月份多3十月份生4
产零件多少个?这一题中“比”与“多”中间是“九月份”,那么“九月份生产的零件就是单位“1”。(二)从单位“1”入手论乘除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有时候不是单一的甲是乙的几分之几,往往会出现比较量,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解方程,而好多学生对解方程不感兴趣,硬着头皮列式解答,从而出现错误。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单位“1”来解决这一问题。(单位“1”的寻找方法在前面已经陈述,这里不再重复。)一、单位“1”已知用乘法例1:五(2)班有44人,其中女生占3女生有多少人?43?不难理解,女生占全4
这一题中“女生占”是关键性条件,女生占谁的
33人数的,全班人数是单位“1”。那么这道题就可用“44×”来解。44例2: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科技书,买的文学书比科技书多3,学校买了多少4
文学书?这一题中“买的文学书比科技书多”是关键条件,我们知道科技书是单位“1”,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这么理解:买的文学书比科技书多,3多谁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