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
1.地球的自转1方向
识记基础梳理
①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
②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如图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图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约为15°时
意义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周期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盲区扫描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高低有关
金戈铁骑
f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①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②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产生时差①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②地方时a.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b.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c.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③时区与区时a.时区的划分Ⅰ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Ⅱ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Ⅲ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Ⅳ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金戈铁骑
fb.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理解要点突破
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2计算的步骤与规则
2.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