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基础。低盐泡菜、早餐泡菜、清酱泡菜、泡山野菜等新产品得到市场的青睐。
124品牌建设取得成效
四川泡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涌现了“新繁”泡菜、“李记”泡菜、“吉香居”泡菜、“味聚特”泡菜、“广乐”泡菜、宜宾芽菜、资中冬尖、“烟山”冬菜、“丹丹”豆瓣、“鹃城”豆瓣、“临江寺”豆瓣等全国知名品牌,创建了“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4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4个、四川名牌农产品8个。“新繁”牌系列乳酸发酵泡菜先后获得“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老字号”。
13四川泡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f131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泡菜产业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对泡菜产业的定位不准,没有像韩国一样将泡菜作为产业来抓,没有建立合理的、长期的投入体制和渠道,使得我省泡菜产业发展潜力未得到有效挖掘。2、产业体系不健全,技术支撑较弱。主要表现在泡菜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薄弱,加工专用品种缺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生产工业化程度不高,集约化水平低,标准体系不健全,缺乏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加工一系列标准;产品具有局限性,以适应本地消费者为主,能满足省外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不够;营养保健方面的功能研究不足,使消费者对四川泡菜的认知程度不够。3、基地建设较滞后,不能满足加工需求。大型、专用基地建设较缓慢,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优质的加工生产要求有较大差距。4、保质期较短,安全性问题困扰民众。不经过热杀菌的泡菜产品极易胀袋,严重影响货架期;经过巴氏杀菌并添加防腐剂的产品虽不会出现此问题,但热加工严重破坏了泡菜的营养物质,其质构、风味、色泽也有较大劣变;而且防腐剂的使用也使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泡菜的安全性如亚硝酸盐、生物胺问题也一直是很多民众对泡菜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132面临的挑战
国内同类产品的挑战。近年来重庆、浙江、江苏等省市的榨菜产业发展迅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日益上升。浙江的余姚市2007年加工鲜榨菜50万吨,加工产值12亿元,占领了我国榨菜市场的5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重庆的“乌江”、“鱼泉”等品牌榨菜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东北的酸菜、北方和江浙的酱菜等的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国际泡菜产品的挑战。国外泡菜尤其是韩国泡菜、日式泡菜等占领了国际市场。韩国泡菜在我国青岛、威海、烟台等地建厂生产并已销往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韩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