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枋,间距300mm,主龙骨100×100mm的木枋,间距1200mm,支撑采用碗扣件体系,间距1200mm,视房间大小第一道支撑距墙边100200mm。保证三层连续支撑,且上下碗扣件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且在碗口架的底部垫上长度不小于40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枋,水平拉杆地下二层设置三道,其余层设置两道。计算见附录。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顶模支模时将木枋沿墙在顶板模板下皮处设置,能有效的封闭和漏浆,如下图:
缝边在模板及边多层板龙骨上贴海绵条
次龙骨
加固
龙骨
主龙骨
边龙骨,两面刨光,在刨光面贴海绵条
碗扣件支撑
砼墙体
顶板阴角节点的处理
(3)在浇筑顶板时,顶板与外墙交接的地方采用多层板挡模,挡模的固定利用外墙
模板的第一道穿墙螺栓眼,挡模板的高度为顶板厚度上下各增加50mm,底部利用外墙穿
墙螺栓眼固定,上部采用φ8钢筋与楼板附加钢筋固定。详见下图。15厚多层板挡模
待浇楼板
混凝土剔凿线螺栓
5木方间距350海棉条
已浇筑外墙
5414门窗洞口:采用覆膜多层板拼装而成,四角用角钢连接,并加斜撑,根据门窗洞口尺寸另加水平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竖向支撑,具体见下图:
序号
1234
高度<900≥900,<1500≥1500,<2100≥2100
门窗洞口尺寸及龙骨要求
水平支撑
宽度
不设
<900
一道
≥900,<1500
二道
≥1500,<2100
三道
≥2100
竖向支撑不设一道二道三道
5415特殊部位节点(1)顶板后浇带模板采用整体法一次施工,分体支设。可将后浇带模板的支设与两侧顶板、梁模板单独分开支设,在配设模板的时候考虑将木模在后浇带处分开,支撑搭设要分开,这样考虑,在顶板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撑可以不拆,在浇筑完后浇带砼达到拆模条件时再拆模。同时为了解决后浇带处杂物及垃圾不易清理的问题,可在后浇带部位模板支设时提前预留清扫带(比清扫口好),清理完毕后对施工缝处支撑再行紧固,避免松动导致施工缝处漏浆,影响观感。支设见下图。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浇带处墙体模板:
为保证防水的连续性和回填土的正常进行,后浇带处外墙外模采用50厚900宽钢筋
砼盖板,并采用8铅丝临时与墙体钢筋固定。外墙内模采用15厚多层板,50x100纵向
次龙骨,利用穿墙螺栓焊φ10钢筋环,将横向100x1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