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之中是圣贤的世界和三代治世的美好,有这样的道理吗?又有人说:怪异之事,世间的确存在,可是竟然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在人世间构筑起虚幻之境。这不是延续《齐谐》志怪的套路吗?回答说:是的。可是司马迁写《史记》列传不忘写风趣的滑稽列传;将真理寓于戏言故事之中,是庄子开了先河。况且二十一史都记录的是实情吗?有仙人之议的是李膺与郭太,本来就有遗憾很久了!有突然冒出的创作灵感,笔墨又可弥补自然的不足,不仅仅是妙笔生花,且更似炼石补天。美狐义鬼中不逊正人君子,普遍降福于人,就是人中才德双全的大贤士,恐怕也会有羞愧不如的地方!好在善解之人不为成法所缚,不会去死抠字眼,这也就可以了。我希望天下的读书人,阅读这奇妙的文章,须调动所有智慧,眼光深远,就能扫除所有障碍,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并能洞知圣人对一些事或言之成理,或绝少谈及,
f或缄默不语。那样,六经之义,自然之理,诸圣主张就全部贯通了。奇异相同的,忘掉它的奇异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这样,痴呆之人用情苦深,一接触就会沉溺不能自拔。看到一个字就魂飞天外,如月的心性浮现出精灵,穿越飘渺如梦的三生,牡丹亭下依依相惜,檀板一敲飘忽而至,驱邪的桃木帚也难以赶走。你打算做精怪中的曹丘生,我又怎么会推辞做志怪的鲁仲连呢?
9自己容颜“独老”与他人节日“相亲”对比(2分),表现愁苦之深(1分);此时清冷登高与旧时得志出仕对比(2分),表现境遇之悲(1分)。
10“路迷”照应首句“长为客”,“心折”照应“穷愁”(1分);直抒胸臆(1分),“路迷”一语双关,通过描写此时客居漂泊的愁苦(1分),表达了人生失路的迷茫无奈(1分),更流露出对重归朝廷的期盼(1分)。
11(1)渺沧海之一粟(2)钩心斗角(3)夙兴夜寐(4)扈江离与辟芷兮(5)百步九折萦岩峦(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7)既往不咎(8)入木三分骂亦精
12D(原文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名,并非大名不正经。)
13①物质贫乏;②因循守旧;③狭隘自私;④混沌漠然。6分,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
14①情节舒缓,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②抒情味浓,夹以较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者的抒情;③主要人物不突出,笔墨没有聚焦于主要人物,人物特征不鲜明;④形散神不散,围绕生死主题,记叙的同时夹杂大量抒情、议论。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5C(“实质上也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