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派教育心理学、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和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近年来又出现了所谓“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联结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所联结派认为谓联结,桑代克认为同“结合”(bo
d)、“联锁”(li
k)、“关系”(relatio
)或“倾向”(tre
de
cy)是一个意思,指的都是某种情境(situatio
)仅能唤起某些反应(res
o
se)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联结派教育心理学主张:⑴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刺激反应作为心理或行为的最高解释的原则或公式;⑵把所有的学习都归结为刺激反应联结的形式;⑶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认知派是在反对联结派的过程中成长认知派起来的。这个学派的发源地在德国,认知心理学的前身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主要观点是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认知派教育心理学认为:⑴学习或行为要以意识为中介,受意识支配,而非刺激与反应的直接的、机械的联系;⑵学习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或“认知”,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⑶注重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内在条件。这都是与联结派背道而驰的。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是产生在两派理论的对抗中,产生了介于两派之间的一个新派别,心理学界将其称为联结认知派或认知联结派。这派人物都是从联结派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自己学派的种种弊端和困惑,同时看到了认知派的长处并自觉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来,如托尔曼(ECTolma
18861957年)等。联结联结联结认知派认为:认知派认为:⑴刺激反应间的联结仍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与解释原则,但这种联系不是直接的、机械的,而是存在一个“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⑵学习是通过主体对情境的领悟而形成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而实现的;⑶强调注意学习的外部反应与外在条件,同时也强调注意内部过程与内在条件。1
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为首的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才真正走入教育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视界。其基本主张是基本主张是:尊重人的基本主张是价值、人的潜能与人的差异。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