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国内外电压稳定问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特别介绍了对电压失稳机理的认识以及当前广泛采用的几种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而且还介绍了电压稳定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1引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电网1977年美国纽约电网、1978年法国电网、1982年比利时电网和加拿大魁北克电网、1983年瑞典电网、1987年日本东京电网因电压不稳定发生事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此后电压稳定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了关注。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问题趋于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①由于环境保护以及经济上的考虑,发、输电设施使用的强度日益接近其极限值;②并联电容无功补偿增加了,这种补偿在电压降低时,向系统供出的无功按电压平方下降;③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了功角稳定性的研究,并围绕功角稳定的改善采取了许多措施,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压稳定性的问题;④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进程,各个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发电商以及电网运营商很难象以前垂直管理模式下那样统一的为维护系统安全稳定性做出努力1。在我国电压不稳定和电压崩溃出现的条件同样存在,首先我国电网更薄弱,并联电容器的使用更甚,再加之城市中家用电器设备的巨增,我国更有可能出现电压不稳定问题。目前国内电压稳定问题“暴露的不突出”,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大多数有裁调压变压器分接头OLTC末投人自动以及电力部门采用甩负荷的措施,而后一措施应该是防止电压不稳定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应过早地或过分地使用。将来电力市场化之后,甩负荷的使用将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在我国应加紧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2现今对于电压崩溃机理的认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平衡点,最重要的一类电压不稳定性场景就是对应于系统参数变化导致平衡点不再存在的情况。由于负荷需求平滑缓慢地增加而使负荷特性改变直至不再存在与网络相应曲线的交点,固然是其中的一种场景,但事实上,更为重要的场景对应于大扰动,如发电和/或输电设备的停运,这种大扰动使网络特性急剧变动,扰动后网络的特性如PV曲线不再同未改变的负荷的相应特性相交,失去了平衡点,而导致电压崩溃。所以也需要研究由于大的结构和系统参数的突然变化所引起的不稳定机制。21短期电压失稳研究认为,引起暂态电压崩溃的主要原因:①短期动态扰动后失去平衡点;②缺乏把系统拉回到事故后短期动态的稳定平衡点的能力;③扰动后平衡点发生振荡实际系统中未观察到;④长期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