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就提高。如果货币增加,则商品价格提高,货币的价值就降低。评价: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主要是他不懂货币的价值手段职能,不知道货币本质上也是商品。他只注意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只看作价值符号,从而混淆了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和金属货币符号的流通规律,甚至纸币流通规律。7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82㈠关于自然规律和经济平衡的观点
f这是与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的主张相对立的。布阿吉尔贝尔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导致社会经济按比例和均衡发展。㈡关于农业重要性思想⑴布阿吉尔贝尔事实上把农业看作在历史上各个经济部门形成的出发点。⑵他把农业的繁荣看作是社会其他各部门存在和繁荣的基础。其他部门完全依赖于农业的繁荣而发展起来。⑶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的耕种。8斯密方法论的二重性。斯密在方法论方面有许多二重性的表现。他一方面在其“经济人”的假定下,赞美“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一方面,他又力图从事物内在逻辑上进行本质的探讨。9斯密的三个阶级和三种基本收入。128⑴斯密关于三个阶级的划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⑵三种收入。依据阶级划分,斯密也把社会产品相应地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10“斯密教条”137(重要)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重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11斯密关于国家和政府职能的观点斯密认为,在自然而自由的制度下,国家的职能是:第一,“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即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这些,就是所谓“守夜者”的国家观念。1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156李嘉图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一贯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他在《原理》中一开头就说明:商品的价值或这个商品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量,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的相对量,而不取决于付给这一劳动的报酬多少。12李嘉图价值论体系的矛盾。160⑴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原因:他未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⑵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