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字号大中小】日期:20160418153122
一、实施背景一是《教育督导条例》简称《条例》的必然要求。《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督导机构要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指派督学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同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对建立督学责任区的设立原则和职能及责任督学的任务和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条例》有关规定及《意见》的精神,需要对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工作作出进一步规定,确保这项工作规范有效开展。二是世界上教育督导制度较完善国家的普遍做法。英国、法国,一直实行责任督学制度。通过经常性或随访督导对规范本国学校的办学,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各地基本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制度。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制度。湖南、重庆和山东潍坊已经在本地全面实行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同时,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和提升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之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各地有效开展工作。二、概念诠释1责任督学是督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督学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程序,受市、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委派,持证上岗,对指定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专业人员。2挂牌督导是责任督学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主要是指市、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按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设计的样式和规格制作标牌,标明责任督学的基本情况(姓名、照片)、督导事项、联系方式等在指定中小学校校门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布,便于公众联系与沟通,形成督导工作合力,保证督导任务完成。三、目的意义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延伸教育督导触角,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校际交流,共享教育智慧,实现共同进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利平台;
f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督导机制创新,加强行政监督指导,加快苏南现代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总之,通过互督、互学、互促,解决教学中不全面、不科学、不允许、不人本的现象和问题。
四、督学角色教育警察、教育保护神、教育导航员、教育联络员五、职权与任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