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试题解析
第I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甲骨文卜辞主要记述的是商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的,而大量的“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说明卜辞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相当的关注。选项中的A项反映了题干的这一内容;B项是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列举的卜辞中的内容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农业丰收的迫切愿望,收成不在于有无祭祀活动;在当时社会生产的组织者是商朝统治者和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们,所以C项不正确;题干没有提到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D项错误。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深刻理解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是宗法制。宗法制度除了血缘关系的特征外,还有政治等级的核心特征,在分析选项时要把这两点考虑进去。选项中A项中的习俗与两处特点没有关系;B项中的“嫡”反映了血缘关系,“长”反映了等级关系;C项没有体现等级关系;D项只强调了身份、地位、门第的对等,不能完全反映政治等级关系。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既是一道文化常识题,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再认题,能力层次要求不高。中国书法演
1
f变的顺序是篆、隶、楷、草等,选项中书体的顺序分别是A项篆书、B项楷书、C项隶书,D项草书。因此按顺序篆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