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代青年对岛屿争端的认识和心态
摘要:面对岛屿争端的问题,我们要了解历史与法理,认清现状与形式,作出合理的政策。
本文通过对钓鱼岛与南沙群岛的历史与岛屿争端的由来作出客观的认识及对中国政策进行分析与理解,提出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心态。
关键词:岛屿争端,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当前政策,心态
当前争端形势:
钓鱼岛现状:1971年日本借着日美达成的《冲绳归还协定》将钓鱼岛归入自己版图,自此开始窃岛。不仅在武力军事方面严密监控钓鱼岛周围海域,还多次拦截、撞击甚至撞沉中国保钓船只,非法扣押保钓人士,阻挠中国政府和民间的维权活动。同时日本政府大打“民间牌”上演购岛闹剧,,企图将钓鱼岛据为己有。南沙群岛现状:南海周边国家加紧蚕食中国领土和海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国家大肆侵占中国南沙岛礁,在南沙群岛以露出水面的40余个岛礁中,越南占领29个,菲律宾占领9个,马来西亚占领5个,文莱占领一个域外大国加紧介入南海争端,自2010年以来,南海问题急剧升温,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邻国的主要矛盾,美、日、印等国与南海其他争端方积极互动,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不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损害了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中国安全与发展所受的冲击、影响明显增大;
岛屿争端的历史背景: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历史背景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列入疆土版图,划为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562年(明朝)《筹海图编》、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统舆图》均有清晰规定和标示。史实说明,中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管理钓鱼岛,有效行使和巩固了对钓鱼岛的主权。直到19世纪70年代前,钓鱼岛归属中国问题没有任何争议。1879年12月,日本内务省地理局在其编纂出版的“大日本府县管辖图”中,将钓鱼列岛擅自划入琉球群岛的领域范围。从未得到各方承认。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华甲午战争,毫无准备的中国节节败退,为日本侵占钓鱼列岛留下了机会。日本一改其慎重态度,1895年1月公然非法决议侵占钓鱼列岛。于1895年4月,中国战败议和,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将台湾全岛及其所属诸岛屿割让给日本,原台湾省所属岛屿钓鱼列岛随之也割让给日本。日本用偷天换日的办法企图使秘密窃占的钓鱼列岛通过《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