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CO2的循环吸收量≥50~60克升;中高压(≥20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6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30~40%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收量≥37~50克升;试验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为:CO2捕集率≥90%,CO2的捕集成本比现有吸收技术的可比成本下降20%以上。(5)申请发明专利2~3项。课题实施年限: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350万元。
f课题二、二氧化碳的吸附法捕集技术研究目标:研究开发高效节能的CO2吸附材料,发展CO2吸附分离过程模拟和优化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解决CO2捕集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附法捕集CO2的技术方案。研究内容:(1)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制备筛选和基础物性研究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过程产生的气体中CO2的捕集问题,通过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开发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低解吸能耗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测定CO2在吸附材料中的吸附基础物性数据,阐明吸附材料结构与其吸附分离CO2性能的内在相关性,为吸附分离整体过程设计提供依据,并最终确立高性能低成本的吸附材料体系。(2)吸附分离过程优化技术研究优化设计CO2吸附分离过程的工艺流程,建立实验室规模和中间实验装置,研究确定低操作能耗的工艺参数;开发流程模拟程序并优化分离过程;在确立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能与关键设备适配性的基础
f上,建立从吸附剂研制到吸附塔设计优化的技术平台,形成吸附法捕集CO2的集成新技术。进行中间试验,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1)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过程产生的含CO2气体,开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高效吸附剂。(2)通过过程模拟优化和中间实验,形成变压或变温耦合吸附脱附的CO2捕集集成新技术。(3)中间试验规模和指标为:常压(1bar),气体处理量≥2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吸附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8~15%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附量≥0035~0066克克;试验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为:CO2的捕获率≥90,捕集成本比现有吸附技术的可比成本下降20%以上。(4)申请发明专利2~3项。课题实施年限: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
f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