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北医内科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笔记6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病因: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细胞受损———造血组织减少二、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淋巴细胞↑易感染,血小板减少,可出血骨髓象:增生低下,红粒巨核均低下,非造血细胞↑急性型再障(即重症I型)★1.网织红细胞小于1。5万2.中性粒细胞小于5003.血小板小于2万4.骨髓多部位增生明显低下重症再障II型在慢性基础上出现了I型的表现三、鉴别诊断问: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什么病?★1.巨幼贫2.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脾亢4.非白血病性白血病5.MDS发病高,又称白血病前期四、治疗(无进展,略)
溶血性贫血
问:血管外溶血与血管内溶
血有什么区别?★一、发病机理血管外溶血(PNH、错误输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血红素升高,铁高血红素白蛋白升高,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尿(有确诊意义)、含铁血黄素尿(Rouse试验)和高铁血红蛋白尿结合珠蛋白↓对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没有帮助血结素下降(但现在临床上已经不作了)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脾大,切脾有效;复发肝;胆红素胆绿素;胆,绿素和血里的白蛋白结合成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在肠道形成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尿胆原经氧化后形成尿胆素,或经肝肠循环重吸收。尿胆原增加,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增高。二、临床表现贫血、黄疸、脾大(一)急性溶血血管内溶血(二)慢性溶血血管外溶血(三)溶血危象肝炎等诱因,增生明显的变为增生不明显(四)原发病表现三、实验室检查(一)首先确定是否溶血★
北医内科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笔记71
f1、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证据(1)血红蛋白下降(2)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3)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4)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或消失(5)51Cr标记的红细胞寿命缩短(2528天)前五项是血管内和血管外共有的表现)((6)血管内溶血时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正常15mgdl②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③尿隐血阳性(Rous试验阳性)尿离心上清液检查④破碎RBC22、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1)网织红细胞增高(2)骨髓红系增生明显(3)周围血出现幼红细胞(二)确定是何原因溶血1、红细胞膜缺陷(1)血RBC形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脆性试验(缺铁贫脆性下降、遗脆性增高)(3)有关PNH的检查Ham试验(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